

成就鼓舞人心,变革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2022年,公司在集团党组的领导下,成功研发、适配和应用“矿鸿”操作系统,乌兰木伦煤矿“矿鸿”示范矿井建设初见成效,开启了“矿鸿”应用新纪元。
“矿鸿”操作系统是行业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工业级操作系统,具有万物互联、智能互联、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特点。乌兰木伦煤矿建成了首个全矿井适配应用“矿鸿”操作系统的智能化矿井。

“2022年在两级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机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矿上下共同努力,‘矿鸿’操作系统共完成43类1808台套设备的成功适配,覆盖了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单元。”乌兰木伦煤矿党委书记、矿长高登云介绍说。
“‘矿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转变,煤矿设备连接方式、交互方式的和数据访问方式的转变。”机电管理部高级主管韩忠利道出了“矿鸿”带来的变化,“井下人员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互通,随用随取,在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生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等方面带来了显著成效。”
“矿鸿”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国家能源集团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公司落实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具体生动实践。27个厂家52类设备3000多台设备,5个版本7次迭代,涵盖了采煤、掘进、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供排水、通风与灾害预警、监测监控等各个系统。
在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中,技术创新充满挑战与艰难,“矿鸿”示范矿井建设也不列外。“矿鸿”适配过程中,既有设备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有协调组织上的困难,既要保障“矿鸿”的适配效果,还要完成矿井日常的生产任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产品的研发、测试、适配到系统版本的迭代升级,一次次入井适配,一次次优化改进,不同设备厂家、不同场景应用,参与“矿鸿”的建设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协同配合,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加减法”,让“矿鸿”操作系统可用、能用、适用。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贺海涛指出,“在‘矿鸿’的适配过程中,一方面能不能把程序减下来,一方面能不能把硬件的计算能力加上去。通过加减法,不同的厂家采取不同的技术不断进行测试完善。”
“‘矿鸿’操作系统是解决我们信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必由之路,我们现在所有相关的项目,解决的都是行业的一些共性难题、痛点,所以我们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开发的成功经验对整个行业都具备适用性。”智能技术中心副主任索智文告诉记者。
2022年,乌兰木伦煤矿建成2个“矿鸿”智能综采工作面和2个“矿鸿”智能掘进工作面,适配完成率达100%,验证了“矿鸿”操作系统在煤矿是可用、适用的。
“工作面的煤机、三机、支架,还有其他所有的电器设备,总共加起来有316项,全部进行了‘矿鸿’适配,解决了以前我们读取数据困难,互相交流不畅的困难。”乌兰木伦煤矿综采一队队长关芳明谈道。


韩忠利说道:“目前,‘矿鸿’操作系统已在全公司9个矿井1个选煤厂52类设备3332台套设备进行了成功应用。”
布尔台煤矿综采二队22208综采工作面试用“矿鸿”操作系统,通过生产现场的不断试验与应用,实现工作面采煤机、支架的协同作业,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22上303工作面建成了高级智能化工作面,把“矿鸿”系统应用到多个设备之中,形成了跟机视频、视频拼接、机器人、地面“太空舱”远程控制,多个领域技术创新突破,实现工作面少人化常态化割煤模式。
先进的技术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才培养需要团队助力。在“矿鸿”适配过程中,乌兰木伦煤矿综采一队专门成立智能化电工班,学用结合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智能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招聘、选拔优秀智能运维人才,不断提升数字化发展的智力密度,成立“矿鸿”重点实验室、“矿鸿”西安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挖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算法等高端专业性人才,适应发展需要。
一直以来,公司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从高产高效千万吨跨越的时代到数字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当下,公司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始终把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突出的位置。
说起智能化减人提效的目标,贺海涛介绍道:“智能化的技术是把人真正地从综采工作面解放出来,用远程监控和智能运行的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采掘工作面少人化。”
近年来,公司加快智能化建设,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标,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在远程集中控制、“矿鸿”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无人少人工作面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智能化的核心是持续往少人化方向发展。采掘工作面都是多设备协同,综采工作面涉及到二三百台设备协同作业,掘进工作面是十几台设备协同作业,设备与设备协同才是最难的。我们希望通过‘矿鸿’操作系统把这些设备打通,让它们之间更容易协同通讯,统一语言、统一操作系统,大家互相可以无缝对接,这样就具备了采掘智能化的基本条件。” 贺海涛坚定地说。
“2023年乌兰木伦煤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分析‘矿鸿’操作系统在适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智能矿山建设,为‘矿鸿’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贡献神东经验。”高登云信心十足地谈道。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公司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建设,扩大“矿鸿朋友圈”,持续加强相关矿井、设备厂商、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共同攻克行业难题。
“2023年,我们要持续把‘矿鸿’商业版试验完善,逐步在公司其他矿井开始全面推广。”贺海涛对未来“矿鸿”的应用信心满满。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公司将在国家能源集团的领导下,孜孜以求,赓续奋斗,全力推进“矿鸿”操作系统的研发、适配及应用,以奋斗的精神走向未来发展之路,以团结的干劲赢得技术创新的突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煤矿智能化建设聚力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



